无题茶馆

一宇草庵,二铺陋席,拂却尘芥。生火、煮水、焚香、吃茶,对于尘世的一切,会如其所地接受;在忧烦纷扰中,试图找出美之所在。

【无题小品】中国香道美学系列之一 「沉香之源流」

燎沈香,消溽暑。鸟雀呼晴,侵晓窥檐语。叶上初阳干宿雨、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故乡遥,何日去。家住吴门,久作长安旅。五月渔郎相忆否。小楫轻舟,梦入芙蓉浦。

——北宋·周邦彦《苏幕遮·燎沉香》



沉香:Aloes-Wood/Lignum aloes/じんこう

即沉水香,因为入水会沉,所以被称为沉香。沉香是从瑞香科(N.O. Thymeliaceae)的沉香(Aquilaria agallocha)木等所取得的块状芳香树脂,也被称为「沉水」。


通过考究中国古籍可知,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,几乎与华夏文明同时起源,而沉香的使用历史大约是在汉代进入到中原文化中。沉香对于温度与湿度的要求极其苛刻,只能生长于亚热带气候的一些地区,历史上主要包括中国的两广、海南地区以及越南等南洋国家。沉香作为一种油脂性香料,与其他木本、草本香料不同,其韵味醇厚、原料珍贵,在历史上备受皇族与士族阶层的推崇,被誉为「香中之王」。


有关沉香最早的记载可见于《西京杂记》,其中有关于「沈木香」的行文。东汉杨孚的《异物志》中也有关于「木蜜」的记载(木蜜是古时对于沉香的一种称谓)。南朝宋沈怀远在《南越志》中云,「交趾蜜香树,彼人取之,先断其积年老木根,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,木心与枝节不坏,坚黑水沉者,即沉香也。」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云,「木之心节置水则沉,故名沉水,亦曰水沉。半沉者为栈香,不沉者为黄熟香。」


隋唐时期,佛学文化与香炉文化的鼎盛加速了沉香的发展。由于沉香在燃烧时烟气青白、直上云霄,被认为是可以与上苍沟通之圣物。唐代,香文化自中国传入日本,成为「日本香道」之起源。


宋明时期,儒学文化进一步发展,文人高士间形成了追求清雅高尚的精神生活之风气,当时,「焚香、烹茶、挂画、插花」被称为「文人四艺」。其时,茶道、香道、花道、书道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,灿若星河。在宗教与哲学上,佛儒道三元交汇;在艺术上,对建筑、庭院、书画、雕刻、仪礼、插花、漆器、陶器、竹器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

因沉香超尘脱俗的风致,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为其留下诗词歌咏无数。唐代诗仙李白诗云,「博山炉中沉香火, 双烟一气凌紫霞。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形容沉香燃烧时的姿态,「岂若炷微火,萦烟袅清歌。」在晚唐名家李商隐的《无题》中,曾作名句「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」借香喻情,情深入髓。而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《苏幕遮·燎沉香》最为人熟知,曰「燎沈香,消溽暑。鸟雀呼晴,侵晓窥檐语。叶上初阳干宿雨、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故乡遥,何日去。家住吴门,久作长安旅。五月渔郎相忆否。小楫轻舟,梦入芙蓉浦。」袅袅青烟中,看雨后荷塘,听鸟雀啁啾,令词人思念起故乡的人事风物。


中国的香道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汉唐以来,对亚洲各国香道文化的演进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只是,自鸦片战争开始,由于近百年绵延不断的战事,中国社会的香道文化逐渐陷入沉寂。及至近年,香道复兴,香道美学再度受到世人的瞩目。我们仰怀博大精深、气度恢宏的华夏文明,并致力于中国传统茶道与香道文化的践行与弘扬。


你可以转载该文章,但请尊重以下条款:

- 请勿在其他商业网站上转载本文内容

- 请勿更改本文题目或内容

- 请标明本文出处无题茶馆资讯 wutichaguan.com 及作者名

评论
热度(3)

© 无题茶馆 | Powered by LOFTER